本网消息 10月13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刘云教授应邀来师范学院做科研项目申报指导。湖北理工学院矿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社教教授、师范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教师参加本次研讨,副院长谢晨主持会议。

刘云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项目申报与评审经验,对各类项目的特点与现状、申报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讲解。刘云教授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核心,系统梳理了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重大项目的申报流程与管理要求,从规划评审、中期管理到成果验收,为教师们厘清了申报全周期的关键节点。

在学科热点与选题策略板块,刘云教授结合语言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等学科的高频关键词,深入剖析了各学科的研究趋势。他强调,选题需紧扣国家战略热点,做到“学术需求”“社会需求”与“现实可行”的有机统一,且将自身长期研究方向与学校、地区的特色相结合,不断增强选题的现实意义与前沿价值。

同时,刘云教授就如何撰写申报书,从题目打磨、论证逻辑、前期成果等多个维度提出宝贵建议,并补充说明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语委项目、湖北省各类社科项目的申报差异。问答环节,刘云教授对教师们提出的“语言学方向的研究成果怎样凸显应用价值”“如何让自己的创新点站稳脚跟”等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现场交流氛围热烈。

随后,李社教教授、刘云教授一行走访了书法研究中心,并对师范学院的教学成果奖、高层次科研项目申报提出了宝贵意见。 (通讯员:郭书萌 王露硕)
【专家简介】刘云,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湖北省省级一流课程“语言学概论”负责人,湖北省省级教学团队语言学教学团队负责人,湖北省省级课程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负责人。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领衔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研究生)、一以第三完成人的身份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湖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本科)等奖励。独立主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8项,出版专著5部,主编、参编12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专著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类三等奖;获第十四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2008年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2023年获“楚天名师”称号。